后勤保障处十八大精神学习测试卷 姓名:
一、 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
4、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
5、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二、 填空(每题3分,共30分)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 在北京隆重开幕,于 在北京胜利闭幕。
2、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了题为
的报告。
3、
为中纪委书记。
4、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
,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 。
5、 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 。
6、十八大报告关于教育事业发展的论述,温暖人心,而“ , , ,
”就成了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词。
7、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 的老路,也不走 的邪路。
8、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 的比重,提高 的比重。
9、中国共产党以 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 写在我们党的旗帜上,列入党的指导思想,是这次党章修改的最大亮点和最突出的历史性贡献。
10.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
1、党的十八大报告全文共分几大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什么?
3、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提出的“八个坚持”是指什么?
4、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哪七位中央政治局常委?
四、论述题(每题11分,共22分)
1、怎样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2、结合自身工作,谈谈如何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标准答案
一、
1.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3.答科学发展观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5.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
二、
1.
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3.习近平 王岐山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6.教育优先 教育公平 素质教育 立德树人
7.封闭僵化 改旗易帜
8.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比例中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比例中
9.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10.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
1、答: 共12个大部分。1、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2、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4、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5、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6、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7、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8、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9、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10、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11、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12、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2、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3、答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4、答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
四、
1、答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2、略